预制菜官方网站
yuzhicai.org

预制菜最新资讯 第59页

預制菜產業加速邁向規范化(大數據觀察)

admin阅读(99)

吉林長春一家預制菜企業,工作人員正在生產預制菜。
李恩旭攝(人民視覺)

湖北洪湖的一名藕帶種植戶正在整理挖出的藕帶。
資料圖片

福建一家預制菜企業,工人正在即食海帶深加工生產線上工作。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目前,預制菜產業已經發展成為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滿足消費升級、關系居民飲食健康的重要產業。面對蓬勃發展的預制菜產業,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加強產業引導,強化政策扶持,推進高質量發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印發《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將預制化食品列為培育壯大的新經濟增長點之一。

預制菜產業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者餐桌,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有力抓手,對於推進“菜籃子”工程提質增效,帶動農民“接二連三”增收致富,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預制菜消費需求旺盛,年產值保持20%高增長率。當前我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狀況如何,呈現出哪些新特點和新趨勢?記者在多地進行了採訪。

發揮特色優勢,加快布局產業鏈條

午飯后,藕農白水林開三輪車載著370斤藕帶抵達位於湖北省洪湖市萬全鎮的湖北華貴食品有限公司,來賣藕帶的車子已排到門外。“收購旺季,每斤藕帶能賣10元以上。”白水林說。

湖北華貴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福元告訴記者,公司在旺季平均每天收購約20萬斤藕帶,其中15萬斤用來做成預制菜——泡藕帶(一種即食調味藕帶)。

洪湖地區水網密布、塘田交錯,當地農民多以養魚、種藕為生。白水林說,藕帶就是藕的“幼年階段”,早年間,藕帶多生長在溝渠或野生湖泊,產量較低。

2012年,華貴公司在洪湖市選育出每畝產量高達1200斤的藕帶新品種,在農戶中推廣種植,並以保底價收購。不過,藕帶組織脆嫩,表皮潔白,採收后極易褐變、軟化失脆,保鮮期不足2天。

“泡藕帶很好地解決了每年5至8月藕帶集中上市時產量過剩的問題。”楊福元介紹,為了保持泡藕帶爽脆的口感,公司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研發出定向發酵技術,讓藕帶和泡椒的發酵在避光密封袋裡“一氣呵成”,益生菌發酵停止后,相對穩定的環境保証了藕帶的鮮度和口感。

“泡藕帶成了我們的明星產品,年產值達14億元。”楊福元說,嘗到泡藕帶的甜頭,公司加大蓮藕相關菜品研發力度。2019年,預制菜洪湖藕湯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當年銷量超過500萬袋。

作為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洪湖淡水養殖產業發達。近年來,當地實施農業產業化及農產品深加工精准提升工程,著力引進預制菜加工龍頭企業,培育產業鏈條。

在洪湖市新宏業食品有限公司無菌生產車間內,一隻隻油亮鮮紅的小龍蝦在機器中洗淨、炒熟、冷凍、包裝,再通過冷鏈車運往各地。這家本地企業的最大股東是總部位於福建的安井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兩年,安井集團已累計向新宏業投資7.97億元,去年又投資10億元在洪湖市建設預制菜生產基地。

“我們的冷庫不久將投入使用,年底正式開始生產。”安井集團投資部經理蔡志堅說,基地主要生產淡水魚、調味小龍蝦、肉制品、水生蔬菜四大系列的水產品預制菜肴,年產量約20萬噸。

“目前,洪湖市水產預制菜品包括即食食品如泡藕帶、醬板鴨,即熱食品如藕湯、調味小龍蝦,即烹食品如冰鮮蝦尾,即配食品如魚糜、脫水蔬菜等。”洪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賢瓊介紹,洪湖市預制菜產業總產值已超過47億元。

堅持創新研發,持續提升產品質量

實驗室的操作台上擺放著10份已烹制完成的牛肉,福建易太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研發品控中心負責人戴海志戴著口罩與防塵帽、身著實驗服,正用計量秤稱取這些不同產地、年齡、飼養方式的牛肉重量,並將其與蒸制前的重量對比,以便找出熟成縮水率較低的原料。

戴海志介紹,研發一款速凍調理肉制品預制菜,研發人員通常需要經過上百組的對比試驗,結合色澤、香氣、味道、口感、成本、縮水率等多個維度,找出最適合的原料和加工工藝。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的福建易太食品發展有限公司自創立以來,一直從事速凍調理肉制品等預制菜的生產與銷售,是莆田市預制菜產業集群中的主力之一。

近幾年,莆田市預制菜產業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品牌建設與產業集聚等特點,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2022年,莆田市40多家預制菜企業實現產值約75億元。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預制菜賽道,競爭激烈,也倒逼我們這些老企業加強創新研發,持續提升產品質量、豐富產品線。”戴海志說。

“去年新研發並推出的牛頭肉產品廣受市場好評,我們准備在此基礎上推出更多口味。”易太食品市場中心經理陳菁說,接下來公司還將立足本地特色,加快研發水產品、豆制品等多品類預制菜產品。

好產品離不開持續創新。“我們組建了40多人的研發團隊,每年根據產品的‘色香味形質養’等多維度梳理需要突破的技術需求清單,開展內部攻關與產研協作。”福建省亞明食品有限公司總裁吳其明介紹,公司與多所高校建立了深度的產研合作關系,每年產品研發投入佔總營收的6%。目前,公司已開發出200多種品類的預制菜產品,擁有50余項專利技術、300多項知識產權。

不久前,莆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互聯網企業、軟件系統開發企業、咨詢機構等,共建莆田食品產業創新聯盟。“聯盟將積極落實創新戰略,為產業提供人才、技術、資金、流量等要素保障,提升標准化和規范化水平,實現協同創新、共同發展,進一步賦能莆田預制菜產業發展。”莆田市工信局食藥科科長余競舟說。

提供政策支持,助力產業做大做強

車間裡,一隻隻白羽雞經過切塊、燉煮等一系列工藝,被制作成菜肴“小雞燉蘑菇”,經速凍、滅菌之后打包成一盒盒預制菜產品。車間外,工人們正忙著進行打包運送,將一箱箱包裝完成的產品通過冷鏈送往百姓餐桌。

這是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馨合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預制菜生產車間的一幕。近年來,隨著預制菜產業的快速發展,鍋包肉、小雞燉蘑菇、鐵鍋燉大鵝……這些頗具東北風味的特色菜品,被制成預制菜,走向全國各地、走進千家萬戶。

“我們主打產品是東北菜預制菜,選取吉林當地食材,和本地大廚合作共同研發菜品。”馨合心公司市場部經理孫亞杰介紹,企業原本的主營業務是調味品,乘著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東風,2022年企業開始將預制菜作為新的業務方向。

吉林省糧食產量足、畜禽品質好、特產種類多,發展預制菜產業具有先天優勢。“根據預制菜即食、即熱、即烹、即配等特點,吉林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農畜產品,創新研發‘吉系’菜品,著力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10公裡外,皓月集團工廠店裡,貨架和冷凍櫃裡整齊擺放著筋頭巴腦、番茄牛腩、小炒黃牛肉等預制菜產品,吸引不少消費者駐足挑選。

“隻需10分鐘,即可享用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蠍子,比自個兒做方便省事。”皓月集團技術研發中心負責人牛千寶介紹,近些年新推出一系列牛羊肉預制菜產品,目前預制菜業務整體規模在16億元左右。

近年來,吉林省著眼預制菜全產業鏈發展,構建生產加工、倉儲保鮮、物流配送等全鏈條產業體系,同時深入開展科企合作,創建“吉林特色肉類菜肴加工技術創新實驗室”,組建長白山技能名師、中國烹飪大師、省拔尖創新人才等研發團隊,加快推進預制菜產品研發和標准制定。

吉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實驗室裡,講師姜斌正帶領著學生對幾塊土豆進行檢測分析。“這裡面有從企業取回的預制菜樣品,也有正常烹飪制作的樣品。我們和預制菜生產企業開展科企合作,通過檢測分析等多種手段,共同探尋如何在保質保鮮的前提下盡可能還原風味。”姜斌說。

“今年,吉林省將圍繞預制菜產業發展出台相關政策,在財政、金融、人才、物流等方面給予扶持,在預制菜主體培育、產業平台搭建、優質原料保障、倉儲冷鏈設施建設、預制菜菜品研發、相關標准制定等方面加大工作舉措,為預制菜產業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肖莎參與採寫)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5日 07 版)

(責編:田小麗、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春雪食品上半年营收同比增超22% 深度布局预制菜市场

admin阅读(78)

8月24日晚间,国内鸡肉调理品细分龙头春雪食品(605567.SH)发布2023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7亿元,同比增长22.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3万元,同比减少67.84%,基本符合公司业绩预告披露以来的市场预期。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春雪食品表示,主要系养殖板块上半年鸡苗价格同比涨幅较大,导致成本增加;同时,为配合生产规模的增长,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增加所致。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春雪食品深度布局预制菜市场,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应;公司推动大单品的持续迭代和延展,加强核心单品竞争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形成了4款月销过百吨的单品。

主业营收快速增长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突出

据了解,春雪食品是国内大型白羽鸡鸡肉食品企业中少数以鸡肉调理品(预制菜)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经过多年经营,已基本具备了在经营团队、食品质量、生产设备、产业链一体化、产品研发、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

今年上半年,养殖成本的上升也不断挑战着各企业的经营水平。面对挑战,春雪食品积极根据市场变化实施灵活经营策略,在保持生产计划平衡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外购、外销,强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产业链效益最大化;同时,坚持“只鸡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持续改善鸡肉生鲜品的正品率,不断提高只鸡盈利水平。

此外,春雪食品还采取委托养殖模式保证鸡肉来源稳定、安全,在有效降低前端的固定资产投入的同时也连通上游养殖业务,使公司产业链完整。春雪食品表示,完整产业链可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稳定整体盈利能力;实现对原料、产品可控、可追溯,容易与国内外高标准、高品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而在经营渠道方面,春雪食品采取国外、国内市场同步开发策略,多层次销售渠道布局助力产品远销海内外。据了解,公司产品已出口远销日本、欧盟、英国、中东、韩国等海外市场;国内则开发了大型超市、新零售门店、便利店、电商、餐饮、食品加工及传统的批发零售渠道,通过多层次销售渠道的布局,实现了对B、C端用户的全覆盖,同时公司对B端客户提供定制化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春雪食品共计销售鸡肉调理品(预制菜)2.9万吨,同比增长11%;实现销售额5.9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部食品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7%。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小规模企业技术、资金实力较差,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往往难以穿越周期。因此,在面对成本持续走高,以及消费需求抑制的环境下,春雪食品企业的规模、完整产业链等优势便体现了出来。

把握预制菜风口 持续扩大业务布局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目前,随着外部餐饮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扩店潮其实正在以更高强度和更长时间维度展开,消费再起。对于鸡肉C端消费,小家电和调理品的完美配合正在解构和重塑鸡肉家庭消费场景,消费习惯的转变将对鸡肉消费造成更为长远的影响。

2023年上半年,春雪食品持续拓宽预制菜精准营销模式,持续推出新产品,打造爆款产品。具体来看,春雪食品于今年5月19日在线上、线下同步成功召开了以“春雪食品、简单生活、轻松料理”为产品主题的春季新品发布会,推出16款新产品,具有8个鲜明的地方特色菜系(包括鲁菜、北京菜、川菜、粤菜、浙江菜、江苏菜、淮扬菜、新疆菜)、多样组合及多种包装选择,代表了目前预制菜市场的发展潮流和品质高度,具有引领意义。

实际上,目前白羽肉鸡行业的盈利重心正在向下游食品深加工延伸,养殖企业也纷纷布局下游食品深加工业务,以削弱周期波动对业绩的影响。B端餐饮行业的规模扩张和模式升级,以及C端新消费的崛起,正在为以肉类调理品为代表的预制食品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向食品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行业风口,春雪食品持续推进业务布局。据公司介绍,“年产4万吨鸡肉调理品智慧工厂建设项目”计划9月底投产;“数字化及智能化建设项目”预计今年底完成一期项目建设;“肉鸡加工冷链物流数智化改造项目”计划于11月底完成投产;“营销网络与品牌建设推广项目”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行业景气度回升,春雪食品作为业内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叠加全面的业务布局,或将率先受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抢占预制菜风口,烹好“江苏菜”还需几步走?

admin阅读(97)

白嫩圆润如鸡蛋大小的鱼圆经过冷冻、包装,在生鲜冷冻车运输下,20个小时就能到达消费者的厨房。将鱼圆倒进滚烫的汤中,翻滚几分钟捞起,入口鲜美软弹,与现场制作烹饪出的口感无异。

8月24日,江苏省预制菜产业链电商供需对接专场活动在泰州兴化举行。记者在会场内外采访发现,抢占亿万级新风口,无论是餐饮行业、企业还是电商等平台方,对进军预制菜纷纷“摩拳擦掌”。随着预制菜市场逐步成熟,产业链不断完善,江苏预制菜产业现状如何?让“江苏菜”在预制菜产业版图上“烹”出名堂,还需几步走?

生产端:立足地方特色,烹出“江苏味道”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经过这几年行业的快速孵化发展,市场反应印证了,预制菜“真香”!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回升,在兴化田间,农民抢抓农时,开展香葱采收。兴化香葱,是当地重要农产品、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也是受欧盟保护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香葱是烹饪中重要调味品,随着预制菜的兴起,让兴化这一特色农产品更受市场欢迎了。

江苏真的有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围绕兴化香葱打造高附加产品,在行业内首推防腐、无添加的葱油料理包,该料理包耐高温、耐高压,常温锁鲜可以保质12个月。

记者在泰州采访发现,不少企业立足水乡地貌和农业基础,放大特色优势,投身预制菜赛道,开发出完整的生产链条。

在新沂窑湾镇五墩村的一家预制菜公司的车间,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麻利地处理着堆放在桌上的各种水产品,内脏、漂洗、定型、切条、滚揉入味、挂糠、速冻、封装……一系列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窑湾靠着大运河和沂河,这也为公司招牌水产预制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更要靠技术靠产线。江苏今世味食品有限公司从2021年开始聚焦速冻食品领域,依托全链条的生产线,每天能生产2000箱烧卖、650箱汤圆。在负责人马巧云看来,在生产环节企业还需要向自动化不断迈进,“目前我们还在探索应用更先进的设备,创新技术生产能力,把人力成本降下来,让预制菜在价格方面凸显出优势。”

从江苏农业企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市场的蓬勃。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022年度中国各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排行榜》显示,江苏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前十。

眼下,江苏预制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涵盖肉禽、水产、果蔬预制食品和方便食品制造等全领域。扬州食品产业园、淮安预制菜产业园、盱眙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兴化食品加工园等产业载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较为完善,集聚了一批预制菜骨干企业。截至2022年,全省预制菜相关规上工业企业已有500多家,形成从原料、调味料、菜品研制到烹饪设备、冷链物流、包材包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江苏是农业大省和制造大省,品牌农特产品多、企业加工能力强。让江苏预制菜产业更进一步,首要突破点就在于生产制造环节。

“国内预制菜企业创新加工能力欠缺。”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长斌展示这样一组数据:在其团队调研的603家预制菜品牌中,仅有14家预制菜品牌具有产品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他指出,目前国内预制菜生产商以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居多,且多数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标准化程度较低,预处理工艺中保水、质构等问题无法解决,缺少相关调理生产技术,预制菜企业仍需持续研发迭代。

而我省产业和创新资源丰富,或可率先找到“版本答案”。

在产业端,依托地方特色原料、地方美食和小吃传统优势,南京鸭血粉丝汤、无锡酱排骨、扬州淮安淮扬菜、盱眙小龙虾等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在创新端,江苏不仅拥有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一批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知名院校,还在龙头骨干企业建有14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肉类产品微解冻、除膜工艺、真空滚揉以及水产品高效灭菌、营养物质配比、风味保持等关键技术国内领先,这也是江苏预制菜生产环节应该继续着力的方向。

流通端:技术标准驱动,打通流通经络

除了生产,预制菜作为要被端上餐桌的菜品,格外讲究“新鲜度”,对流通环节的要求也更高,这是江苏预制菜需要走好的另一步。

首先是储存环节。“人们对冷冻食品的需求很强烈。以冷冻预制菜保鲜为例,传统解冻主要就是用水或空气,但存在时间长、物料内外不均匀、汁液流失等品质劣变风险。因而需要研发快速、均匀、能耗低、普适性广的解冻设备,并使解冻后物料的品质和口感得以保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范大明教授表示,想要发展预制菜,当前亟须加快绿色节能的冷冻食品设备开发。

而在运输环节,既要“利其器”,也要控成本。相关调研显示,预制菜商品有效期较短且订单分散,导致冷链运营成本高,单一仓储难以满足多场景化的配送需求,物流成本最高占比可达21%。“前沿的物流保鲜技术应当成为行业探索的方向,同时,针对不同菜品类型,要找适配的保鲜方法。”扬州大学中餐繁荣基地主任兼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孟祥忍说。

既要优化储运,破除地理空间的限制,在预制菜流通过程中,相关行业标准也需要被重视,力求打破市场壁垒。

当前,我省预制菜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预制菜标准建设滞后,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就是其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此前江苏省消保委牵头组织长三角三省一市消保委、餐饮行业协会、部分预制菜龙头企业共同起草了《长三角预制菜点质量及服务评价规范》,从原材料、加工、包装、标签标识、贮存配送、还原度以及食品安全指标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例如,在贮存方面,明确冷冻预制菜点贮存、运输温度应低于-18℃;需冷藏贮存、运输的预制菜应配备冷藏库,冷藏库环境温度应为0℃-10℃等。

业界呼吁,还需要更为细致的地方标准。“让预制菜更好地在市场上流通,必须有确切且贴近市场需求的标准。”孟祥忍认为,现有的预制菜行业评价体系局限于生产安全方面,对当前消费者迫切关注的营养风味等方面的需求未能满足,以淮扬风味预制菜为例,需要通过特定原料、特定设备以及特定技术,展开不同菜品的标准化加工研究以及摸索,将口感、口味这些模糊化的感官评价指标以质构、风味等具象化的数据加以呈现,从而达到规范行业标准的目的。

南京冠生园电商负责人杨群则以自身业务呼唤,尽快落实南京鸭血粉丝汤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建立地理标识、集体商标,保护地方特色美食的特征。

销售端:探索电商赛道,端上海外餐桌

而在销售端,江苏预制菜要持续做强内外市场的开拓。

事实上,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与电商的兴起时间有所重合,也相辅相成。据不完全统计,预制菜总销量中,电商平台占比超6成,平台流量的倾斜以及品牌的曝光,更容易培育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习惯。

然而,从线下走向线上,这个台阶并不好迈。预制菜产品繁多、单品供应量较少,造成产品规模化生产较难实现。电商付费推广费用高、产品良莠不齐、产品转化难等因素,加上电商平台抽成较高,这些都导致预制菜企业线上运营成本高,限制了市场拓展的步伐。

对此,陈长斌建议企业可尝试借力短视频进行推广。“整体来看,只有不到半数的B2B企业正式开展了短视频的运营,大多数企业尚未形成有机的宣传矩阵。”陈长斌说,目前行业还在成长期,企业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销售探索、创新,为消费者精准“画像”。

阿里平台数据显示,江苏省预制菜数字消费指数全国第一,这也是市场空间所在。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扩大预制菜销售规模,既要做好对我省“老字号”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开发,也要加强对国内头部电子商务平台的利用,借力平台拓展市场。

紧盯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同时,不少预制菜企业已将眼光瞄向海外。

一位刚从欧洲归来的食品公司海外负责人告诉记者,预制菜起源于美国,流行于日本、欧美,海外消费者对预制菜已形成较高的接受度,加上海外数量庞大的华侨、华人以及中国留学生,这部分群体也有望成为中式预制菜的忠实粉丝。他举例说,在瑞士一碗拉面可以卖到28美金,折合人民币240元,“如果用预制菜的话,7美金都有得赚。”

“其实预制菜行业门槛不算高,国内竞争也比较激烈。但海外市场广阔,而且国内企业还有成本优势,可以抱团携手出海。”伽力森食品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泰州基地常务总经理毕敏伟建议说。

尽管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但出海掘金并非易事。“海外市场是我们必须要开拓的。前期为了出海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对国外营商环境以及当地的消费习惯、需求痛点进行摸排,并且不断学习海外的食品标准,下周我们就有一车鱼圆发往澳洲,先去‘试试水’。”侯秋云说。

也有企业比较谨慎。“我们还是先把国内市场做好,预制菜出海需要掌握每个国家不同的市场规则和产品规则,在销售渠道的开拓、品牌曝光度等方面也需要不小的投入。另外,如果出海我们也不可能只做华人市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研究。”江苏今世味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巧云表示。

烹好江苏预制菜,相关部门要当好“大厨”的职责。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传播“江苏味道”,后续将进一步加强预制菜产业链建设,特别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原料、产销、冷链物流、电商和金融等需求开展供需对接,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同时,下大力气引导预制菜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江苏预制菜品牌影响力,把更高品质的“江苏菜”端上全球餐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 付奇

宁夏日报记者 赵磊

預制菜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大數據觀察)

admin阅读(97)

核心閱讀

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百姓餐桌,近年來預制菜產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作為傳統餐飲加工業與現代食品加工業的交叉產業,預制菜市場當前產銷情況如何?未來如何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記者進行了採訪。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培育‘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餐飲門店’模式,挖掘預制菜市場潛力,加快推進預制菜基地建設”。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5100億元,2026年將升至萬億元級別。截至目前,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達6.4萬余家,山東、河南等地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46.8%的預制菜相關企業成立於1至5年內。

看需求——

受年輕消費者歡迎,市場需求大發展前景廣

“平日工作忙,我經常在網上下單預制菜,輕鬆就能解決一頓。開盒即食的桂花糖藕、加熱就能吃的酸菜魚等,我都購買過,省時省力,味道也不錯。”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90后王雯說。

“預制菜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即配即烹的特點滿足了“簡單煮”的生活需求,解決了“不會做、不好吃、沒時間”的烹飪難題,尤其受到年輕群體歡迎。對餐飲企業來說,預制菜可通過規模化生產來提供,上菜速度較快,減少顧客等餐時間,還能減少后廚用工人數,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就需求側而言,從實體商超到電商平台,從餐飲店到外賣,預制菜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拼多多數據顯示,預制菜消費群體多以85后、90后和00后為主,女性用戶佔比超七成,且一線城市用戶居多﹔今年上半年,平台全品類預制菜銷售同比增長268%。美團買菜數據顯示,便利性是吸引用戶購買“快手菜”的首要原因,安全性和性價比是影響用戶購買的關鍵因素,牛肉、海鮮等蛋白類食材產品走俏。

就產業鏈而言,預制菜是典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行業主要有五大參與者,包括原材料供應企業、預制菜生產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連鎖餐飲企業和零售企業。“隨著預制菜市場升溫,這裡已成為產業投資的重要賽道,農業、食品加工、餐飲、電商、物流等企業紛紛入局。”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說。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介紹,目前國內預制菜應用場景以餐飲供應鏈端為主,消費者端比重相對較小。隨著生鮮電商、便利店、到家服務等業態持續發展,個性化、多層次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預制菜將加速向消費者端滲透,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看供給——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新業態新模式接連涌現

“借助巴山民間宴客菜‘十大碗’的品牌影響力,我們研發推出刀口丸子、蝦米湯、坨子肉等高質量預制菜,銷量不錯。”當前企業產銷兩旺,四川巴中市恩陽區金源鴻食品有限公司區域經理劉泓軒對公司未來很有信心。

劉泓軒說,預制菜標准化生產廠房建設和產品研發耗時耗財,恩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設立助企紓困“金融超市”,為企業提供了貸款服務,幫助解決資金需求。

這是我國預制菜產業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發展能級不斷提高的一個縮影。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近年來,伴隨著政策紅利接續釋放,預制菜產業創新創造加速,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接連涌現,高質量供給創造和引領新需求,激發出更大市場活力。

順應消費新趨勢,增加優質新供給。一些預制菜企業主動求變創新,引領健康化、精致化、低脂低卡消費趨勢。叮咚買菜上線“一人食”和“控卡餐”,創新推出多款健康餐預制菜,服務於對食物熱量有控制要求的人群﹔一人食的“叮叮袋”系列主打微波即食,方便快捷,適用於單身、小家庭及辦公就餐場景。

數字化賦能添動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在山東惠發食品公司的生產控制車間,挑選、清洗、切分、熟制、包裝、滅菌、冷藏……生產數據和機器運行狀態實時反饋到控制平台,對原料從進廠、加工、入庫到出庫進行全方位數字化監控。公司副總經理臧方運說,數字化平台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品質也更好了。

數字化工具不僅在生產端賦能,還在營銷端添彩。在不少電商平台上,更多老字號食品、地域特色美食以預制菜的新形式轉型。金華火腿行業協會副會長張建能說,公司已與平台合作生產10余種預制菜,市場反饋挺好。而且,線上銷售能更快收到市場反饋,為產品改進指明方向。

冷鏈物流服務能力增強,更好保障食品質量。預制菜對物流要求高,必須全程不斷鏈、不脫冷,且溫度可控可追溯。當前,行業相關方加力織密物流網絡。“以前發貨方很分散,效率和品質很難得到保障。使用專門的冷運平台發貨后,接單快,配送溫控到位,保証了菜品新鮮度和安全性,為我們贏得了更多客戶。”山東一家預制菜貿易公司的物流負責人李江南說。

看未來——

健全標准加強科研,合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處於“風口”中的預制菜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制約障礙。比如,產品口感與風味復原難度大,標准化生產程度不夠﹔技術創新亟待加強,在產品研發上要繼續努力﹔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制約行業發展,物流成本要控制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健全標准體系,走好規范化之路。

當前,不少地區預制菜產業迎來“標准潮”。洪濤認為,針對預制菜的復雜性,要從原材料、加工、包裝、標簽標識、貯存配送、還原度、食品安全指標、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方面,完善並實施全面規范化的產業標准體系,明晰行業邊界。尤其要健全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提升行業發展的科技、品牌與文化含量,構建更完善的預制食材監管、質量追溯及配套服務體系,讓消費者吃得安心、舒心。

黃山皖新徽三食品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永學說,不同於餐飲菜品的“現炒”,預制菜的便捷性歸功於生產加工的前置,要加快技術攻關,提升菜品制作工藝,讓菜肴口味更穩定、品質更安全。

運滿滿冷運總經理王玉琛說,不少預制菜企業生產基地較為單一,沒有配套倉儲物流基地和溫控運輸能力,影響產品銷售區域范圍。建議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型溫控物流企業加大數字技術投入,加強資源整合與全鏈條溫控物流運作,構建溫控物流網絡,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發展的溫控物流企業,為預制菜運輸提供高速度、高品質物流服務。

“當前預制菜參與企業眾多,市場較為分散,亟須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鏈資源融合。”盤和林建議,鼓勵企業間增進合作,形成產業集群,探索建立具有開放性和公共性的供應鏈服務平台,加強技術交流和資源共享,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合作共贏。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4日 10 版)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潮州加强人才建设 助推千年潮州菜传承与发展

admin阅读(94)

中新社汕头8月26日电 (记者 李怡青)“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各种潮州美食,我们开发推出一系列潮州预制菜。”中国烹饪大师、潮州菜烹饪技艺非遗传承人邹奇26日对记者说。

邹奇介绍了著名潮州传统小吃菜头丸预制菜:白萝卜潮州方言称为菜头,菜头丸主要原料是白萝卜、粘米粉、面粉、鸡蛋、花生米等。通过研发,菜头丸预制菜依旧保留了外脆里嫩特点,并且价格非常亲民。

潮州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文化底蕴深厚,选料考究、刀工精细、烹调方式多样等特点享誉海内外。潮州菜的烹饪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推进潮州菜的传承与发展,侨乡广东潮州市25日启动2023年“潮州菜正青春”系列活动。活动包括潮州菜名厨培养行动、“粤菜师傅”青年精英赛等,并发布“潮州菜大师预制菜”研发成果,推出汇集72道风味潮州菜的《潮州菜烹饪与营养》菜谱。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潮州菜十大名师”陈楚杰向记者介绍了梅子炆猪脚预制菜的制作。他说,猪脚胶原蛋白特别丰富,为了预制菜肉质鲜嫩,软而不烂,这道菜他们是通过高压设备烹饪的。

作为“中国食品名城”和“中国潮州菜之乡”的潮州市,目前潮州菜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以饶平县汫洲镇等沿海镇为主的饶平水产预制菜集聚区产值约40亿元。

潮州近年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与“送技下乡”培训工程,在该市建立27个培训基地,培训超过1.2万人次,用人才工程“烹”出潮州菜大产业。

潮州市副市长宋铁表示,潮州菜一直以来秉承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文化传统,在潮州菜师傅们不断传承创新下,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动力。潮州将继续加强潮州菜人才梯队建设,共同推进潮州菜传承与发展,擦亮“中国潮州菜之乡”名片,助力潮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完)

天味食品积极拓展预制菜业务,市场前景广阔!上半年业绩增长势头强劲,销售毛利率提升!

admin阅读(94)

天味食品上半年增长势头强劲

天味食品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6亿元,同比增长17.42%;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25.09%。其中,中式菜品调料为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55.84%。香肠腊肉调料则成为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速最快的一款产品,营收实现2757.1万元,同比增长264.06%。火锅调料也实现了营收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3.83%至5.46亿元。

销售毛利率提升

天味食品上半年总体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由2022年上半年的35.26%增长至36.23%,主要归功于油脂等原材料成本下行。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16%。

积极拓展预制菜业务

天味食品一方面在坚守主业以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拓展到更多细分行业,比如预制菜,并打算将其发展成第二业绩增长曲线。()已参股两家定位于团餐业务的公司,这也是其向预制菜领域拓展的重要举措。

预制菜市场前景广阔

中商产业研究院显示,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44亿元至3066亿元之间,未来6至7年,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万亿规模的大市场,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当前预制菜行业是,发展速度快,仍缺乏完善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用户对预制菜本身的品质、口味等还存在一定的质疑,接受度也还有增长的空间。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探访湖南衡东预制菜制作车间:单菜品曾年销1.2亿元

admin阅读(94)

8月26日,湖南衡东某预制菜企业乡村振兴车间预制菜流水线加工现场,进车间务工的当地村民身着无尘衣帽与口罩,对已经预制好的黄贡椒脆肚、盐煮老母鸡等菜肴进行装袋。

该企业总经理介绍,为确保菜肴味道正宗新鲜,企业聘请了高校专家做技术指导,经常为车间员工进行培训,严格按照工序加工;食品安全方面,也采取了员工进出车间需换衣消杀、食品加工前与加工后的消杀以及每日对车间进行消杀等措施。2022年,该企业最畅销的单品预制菜黄贡椒脆肚共卖出1.2亿元。(记者 徐志雄 鲁毅)

责任编辑:【吉翔】

中国新闻网

admin阅读(108)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相约农博|名优农产品齐聚农博会 香飘展馆人气旺

admin阅读(92)

本届农博会上,来自国内名优农产品、长春市优质粮食及长春市部分县(市)区农产品集中亮相3号展厅,长春皓月牛肉、公主岭鲜食玉米、本方农业野蛮香黑猪肉、长春鲜啤30公里等长春农业品牌的老字号和新面孔,为国内名优农产品综合展厅带来了不少人气。

走向吉林省本方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野蛮香长白山散养黑猪肉展位,本原肉香味儿满面而来,“这是我们参展农博会的第7个年头,我们此次展销的主产品是小鲜肉丸子、小鲜肉香肠和新款的爆汁烤肠,除了现场销售,我们还在展馆内同步进行电商直播,产品销往四川、广东、江苏、河南等省外市场。”本方农业野蛮香长白山散养黑猪肉总经理王瑛辉说。

在长春宽城区展区,长春鲜啤30公里科技有限公司展位,精酿鲜啤散发出阵阵酒香,引得参观者不由得放慢脚步。“农博会的客群流量为我们做线下推广搭建了特别好的平台,比我们自己去做推广效果要好非常多,大大增强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长春鲜啤30公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男说。

今年农博会,国内名优农产品综合展厅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增了“预制菜主题展”,汇集了23家省内外优质预制菜企业,以“食逢其时、饮领味来”为主题展示长春市预制菜全品类产品,设置预制食材、方便菜肴、方便主食、复合调味品、速冻食品、即食食品等6大板块及品鉴区,宣传推广长春预制菜品牌,为预制菜产业赋能。

预制菜展区为游客提供试吃,这不仅让游客有机会品尝到各种美食,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预制菜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这次预制菜展示了省内外各种不同的菜品,这也是预制菜企业展示产品、推广品牌的好机会。

“我们在展会期间的预制菜展品不仅销量不错,还与很多企业、商家达成了意向合作。”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商超办副经理许延玲说。吉林榆树“肉鸡一条龙项目”是正大集团与吉林省签订的肉鸡全产业链项目,2010年落户榆树,集玉米种植、饲料加工、养殖、屠宰和食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农牧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大型现代化农牧食品产业。

预制菜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此次农博会期间,预制菜主题展区通过优秀品牌推介与现场品鉴活动,结合供销优势为业界搭建预制菜产业链互通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吉林省预制菜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本届农博会将于明日闭幕,还有最后一天的时间,抢购各种特色名优农产品,尽在名优产品展销厅,快来抓住展会的“小尾巴”,一起到农博会“逛吃逛吃”吧!

(责编:李思玥、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预制菜官方网站,认准yuzhicai.org

全国预制菜行业互联网平台领头羊,商机抢先一步。寻找预制菜行业的供应商、买卖交易、仓库运输、查询行业资讯等,就来预制菜(yuzhicai.org)!

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