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参”为媒,“参”度合作。昨天,“2023世界海参产业(烟台)博览会暨国际水产预制菜展”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从“两院”院士到国际组织代表,从海参主产区政府负责人到行业专家学者,业内“大咖”齐聚烟台,共同推动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970个展位、600多种海参产品及海工产品,涵盖韩国、俄罗斯、冰岛等国家及山东、辽宁、福建等省份的海参及深加工产品,覆盖种业育苗、养殖、加工、流通以及饲料、智能装备等全产业链,展会吸引了6000多名专业采购商、10000多名观众进馆参观。
山东安源、大连金茂、烟台海和、长岛渔丰……展会上名品荟萃,且以国内海参行业头部企业居多,展品包括参苗、淡干海参、即食海参、速发海参、海参深加工产品、海参保健品以及海洋智能装备等,为产业上下游对接、了解产品行情、放心选购优质产品提供了一站式平台。
展馆布设了烟台海参产业主题展,以海参的生长史为主线,通过实物、视频播放、展板展台等方式,介绍海参种业、增养殖、加工流通、品牌建设情况。此外,设置“世界海参知识长廊”,普及世界海参知识。
正因如此,博览会被各方寄予厚望。
“在烟台举办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暨国际水产预制菜展,既为国内外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海参产业和水产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也为山东展示渔业品牌形象、加强国际水产品贸易合作、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局长鲁波说。
“2023世界海参产业(烟台)博览会暨国际水产预制菜展在烟台举办,对于推动全国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海参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说,希望借此次大会的平台,广议海参产业发展新思路、研判海参产业发展新趋势,为山东乃至全国海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海参是单一产值最大的海产品。我国海参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总产量22.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208亿元。
烟台海参产业起步早、养殖模式齐全、加工技术先进、产业链条完整,年海参育苗量约占全省的60%、全国的40%,60%以上的国内海参、30%的国外海参在烟台加工,“烟台海参”品牌享誉海内外。
“烟台海参产业发展呈现强劲态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与营商环境相促并进,产业发展保持稳步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发展活力,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为烟台海参点赞道。
产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引领。开幕式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华君发布了《烟台市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其总体目标是,按照企业布局园区化、资源配置全球化、经营策略品牌化和产业结构链条化发展方向,全力打造产业链强、竞争力强、创新力强,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品牌化水平高的“烟台国际海参产业城”。力争到2025年,全市海参产业链产值达到220亿元以上,建成国内重要的海参苗种繁育中心、加工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科技研发中心。
按照《方案》,我市将实施建设国家级海参种业硅谷行动、推进增养殖业快速崛起行动、推进加工提质增效行动、建设国际海参集散中心行动、实施品牌带动行动、产业园区建设引领行动、培大做强龙头企业行动、科技创新强基行动、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行动等九大行动。
好海参离不开规范的海参生产行为和良好的产品品质。会上,中国水产学会原理事长、黄海水产研究所原所长、烟台海参产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清印发布了《烟台溯源好海参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共计11项,包括盐渍海参、盐干海参、淡干海参、冷冻即食海参、冻干海参、速发海参、海参多肽粉、鲜活海参、刺参苗种等九个产品标准,以及冷冻即食海参加工技术规范、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两个操作规范,形成涵盖海参产业全链条的团体标准体系。其中,鲜活海参标准和冷冻即食海参加工技术规范均为国内首次制定的相关标准。刺参增养殖技术规范首次规定刺参围堰养殖标准技术要求。其他标准均结合烟台海参产业实际,从产业需求、市场应用等多角度出发,在国标、行标、地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
王清印表示,下步,烟台市将在烟台海参产业联合会会员企业中率先实施《“烟台溯源好海参”团体标准》,示范引领烟台海参质量品牌体系建设,继续做优做强烟台海参全产业链,为推动全国海参产业发展“高质量·深协作·向未来”继续提供新的烟台方案。
开幕式上,“中国海产品预制菜之都”花落烟台。烟台将充分发挥海洋水产品资源优势,为海参和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更优方案。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牟建平 摄影报道